民国之钢铁狂潮

第923 突袭珍珠港(三) (1 / 7)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美国人还是非常擅于学习的,日军曾经吃过的大亏,他们不少都重视起来。尤其是琉球群岛和台湾岛的争夺战,以及几次对日本本土打击的战役,美军都谨慎认真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绝不要把全部的武器都拿出来。

        听上去似乎是废话,谁不知道要留一手?

        实际情况却指的是,不要把所有的防御手段,都摆在明面上。

        一般而言,各国的海防、岛屿防御等地面设施,几乎都是人工建筑在地表,然后就是增加一些伪装,并且伪装的技术还非常原始。一切,皆因为各国之前并没有吃过太多空中打击的亏,又或者对自己的防空能力极端有信心。

        中日战争里,不断暴露出来的各种空地打击手段,不断的刷新各事家的认知,继而逼迫他们必须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尽量避免。很显然这方面,数次挨揍的日本人最有发言权。

        与美军合伙后,为了自己的利益,日本人该说的还是都说了,于是夏威夷、中途岛这些地方,原本简单外露的军事设施,开始朝着山体转移,那些表层防护稍微薄一点的地方都不敢用---中国人的炸弹可是能够钻进十几米深钢筋混凝土掩体之下的!天知道他们怎么做到,又是怎么能发现的!

        夏威夷岛是美国在太平洋的重要门户,怎么加以防备都不过分,随着战斗的爆发,早先构建的军事单位,尤其是防空设施就加了一些伪装手段,不过很显然,他们并没有朱家军那种甚至能隔绝红外线的材料。简陋的篷布下,热源信号可以被卫星清晰的侦察到,无人侦察机更是拍出清晰的照片,所以第一轮打击,就先落到他们头上!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美军上下一片哀叹!他们自家的空中侦查都发现不了的重要单位。结果人家上来就轰的七零八落,简直跟亲自部署的异样清楚!

        飞龙战机的掠空速度又太快,地面防空炮火根本来不及瞄准,更别说击中了。

        现在,终于有了速度比较慢的攻击机到来,那么原本隐藏在地下、山洞里的家伙,就可以摆出来给予沉重的打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