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亮】龙狐篇
上方谷引火不得 原是东风已定局 (1 / 3)
诸葛亮回到成都,入见后主,上奏道:“臣出了祁山,欲取长安,忽承陛下降诏召回,不知有何大事?”
刘禅无言可对,良久才说:“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甚思慕,故特诏回,一无他事。”
“此非陛下本心,必有奸臣谗谮,言臣有异志。”诸葛亮道。后主闻言,沉默不语。诸葛亮寸步不让道:“臣受先帝厚恩,誓以死报。今若内有奸邪,臣安能讨贼?”
“朕因过听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今日茅塞方开,悔之不及!”后主道,遂听从诸葛亮奏议,惩处宦官。
诸葛亮出得宫殿,独自延着官道一侧行进。他有些烦闷,不知是没能抓住那进近谗言的苟安,还是这次直取洛阳的胜利失之交臂导致的,亦或许两者皆有。彼时已是黄昏,宫殿的砖瓦将落日的余晖折射到他的身上,再走两步,便晃到他的眼睛。他难得有片刻的清净,过了今天,便又要讨论北伐之事了。
诸葛亮漫无目的地走着,他快步离开落日的干扰,一转,走进一条阴暗巷子,这才想起来他要回丞相府。他犹豫要不要原路返回,呼吸之间便作罢,走这条小路也可以回府。
他穿过小路,又看见暖黄色的霞光。傍晚的日光一点都不见弱,晃得他眼睛刺痛,这一走神,便险些与一马匹相撞。原来这条道宽,白日里商户开小摊,傍晚收了,正好给了这些骑马的世家子弟机会,在这路上来回地跑。诸葛亮在侧旁一小道忽然杀出,差点和这马撞上。
真是险。诸葛亮不甚在意。少年下来询问他状况,他还与人打趣。他倒不知这与关羽将星坠地那日,赵云进宫时经历相似,不然又要生得追忆。他告诫少年小心,不要在城中街道纵马,话说了一半又止住。是啊,年轻人从不听话,他说了又如何,反正再有人教唆,怂恿,总会再犯。诸葛亮叹了口气,这才知道这郁结于胸的苦闷来自刘禅。
人总会犯错,即使预先有过告诫。诸葛亮赶走这少年,回望远处那流光溢彩的宫殿一角,精怪做主,天下将乱,而后主不知道又会将前人的努力和拼搏带向何方。
好在他的忧心没有扩散的机会。次日,诸葛亮拜辞后主,回到汉中,先帝托孤,白龙之望都集中在他肩上,实在是没时间在为后主这不争气的举动感伤。
建兴九年春二月,诸葛亮复出师伐魏,两军交战,忽报得东吴与魏相合,诸葛亮不得不撤回西川。转眼到了建兴十二年春二月,诸葛亮又上奏北伐:“臣今存恤军士,已经三年。粮草丰足,军器完备,人马雄壮,可以伐魏。今番若不扫清奸党,恢复中原,誓不见陛下!”。
彼时,他主持朝政,所做决定无人阻拦,唯独太史谯周指出:“近有群鸟数万,自南飞来,投于汉水而死,此不祥之兆;臣又观天象,见奎星躔于太白之分,盛气在北,不利伐魏;又成都人民,皆闻柏树夜哭:有此数般灾异,丞相只宜谨守,不可妄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