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474章 饥饿营销 (1 / 12)
后半夜,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陈光祖却靠在墙边,安静的等待着。
墙的另一端,是一家制鞋厂,这可不是一般的制鞋厂,而是耐克的代工厂。
早在八十年代末期,国内就有了第一家耐克的代工厂,不过这家代工厂,是合资性质的,工厂的老板是一位台商。
七十年代,得益于台塑集团的崛起,可以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对岸的制鞋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诸如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的运动鞋,全都在那里代工。
进入到九十年代的以后,台商大举投资东南沿海,很多制鞋工厂纷纷落户这一地区,国际运动品牌的代工订单,也开始向东南沿海转移。
台商的制鞋厂不断落户,也使得本土造鞋企业逐渐开始兴起,最终成为了当地支柱产业。
然而真正能拿到耐克、阿迪达斯、彪马这种国际大品牌的企业却并不多。
以莆田为例,有大大小小的鞋厂家,但真正接耐克、阿迪达斯和彪马这三大品牌订单的,不到家。
那么其他家该怎么生存?答案就是做山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