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大明辽东

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进蒙古 (1 / 7)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这道屏障里布满了堡垒,军城军寨修建到哪里,擅长耕种的汉民族便将农耕文明再次播撒到哪里,以屯田蚕食的方式,逐步夺回并巩固在关外失去的土地。

        除了宁远锦州之外,在这条狭长的走廊里还有松山杏山等较小规模的军城。

        并且,因为黄重真争分夺秒的建议,大小凌河以及左右屯卫的防线,虽未加紧修筑,但是蔡家楼台等堡垒形式的防御点,却在众少年谍战后金之前,便开始构筑了。

        这样的一道防线,无异于铜浇铁铸,确实能让后金难越雷池半步,甚至令其望而生畏。想要从此处突破入关,非付出极大的代价不可。

        以后金的人口规模,单凭从白山黑水间去抓些野人来充军,是绝对禁不起消耗的。一旦消耗过甚,其锐利的锋芒必定会渐钝,国力也会渐衰。

        届时,大明便有了全面反击,夺回全辽的机会与希望。

        这便是袁崇焕的战略初衷,是对孙承宗构筑关宁防线以拒后金,这一军事策略的继承和发扬。

        然而大家也都知道,从关外通往关内的道路,绝对不止一条。

        长城九边,关隘众多,山海嘉峪娘子关,喜峰古北与大安口,大大小小,不一而足,但不可否认,每一道关隘都代表着,至少有一条道路可供关内关外通行。

        可是……山海关乃是距离后金最近,也是最为熟悉的一道雄关呐,对于大明的意义也十分重大。一旦占据,便可居高临下,俯瞰中原,威胁京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