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三百四十八章 统治的基础 (3 / 8)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通过大规模的抄没,大楚帝国官方掌控了大量的耕地,而这些耕地将会被廉价让无地以及少地农民进行租种,同时在这个过程里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民间的佃租。

        统一的农业税,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底层农民们的负担,让底层农民获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而严苛的税收政策,这也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措施,因为大楚帝国的税务政策,出于收税成本,性价比方面的考虑,往往更喜欢对中上层的人收税,尤其是那些士绅地主们。

        而从这些中上层的人收税后,这些资金除了用于军费以及直接行政花费外,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会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等等,而这都是有利于底层农民的。

        此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大量的财富通过税收被征收后,然后不管大楚帝国是通过军费还是说行政费用花出去,那么都会重新进入经济循环,而这种经济循环将会给民众们带来工作机会,赚钱的机会。

        比如用于军费,士兵们拿了薪饷后,要吃喝拉睡啊,而他们吃的粮食什么的,都是农民种出来的,部分物资也是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所以到最后,肯定有一部分资金流入到农民、工人、手工业者的手上。

        大楚帝国的税收政策以及其他诸多内政措施,虽然第一目标依旧还是为了支持战争,维持统治。

        但是这些政策具体实行的过程里,导致了这些良性的结果出现,而这也就更让罗志学坚定不移的采取高压税收政策,以工代赈等众多措施了。

        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大了底层农民和工厂工人,手工业地等底层民众对帝国,对罗志学的好感以及支持。

        不管什么时代,底层的人总是很淳朴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