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消耗下去,其实此时的大明朝,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撑着。
在这天灾频繁的时期,经济基础却被持续的消耗掉,就算大明不被建奴人打崩,在关内……为了维持辽东的战线,不断地征派兵饷,再加上天灾,自己也要崩溃。
张静一之所以提出这些,是他认为条件已经成熟,这里有大量能吃苦耐劳的关中精壮,可以组织起一支百战之兵。
关中素来民风彪悍,人也憨厚,这是建立一支能够野战的精兵条件。
而只有有一支可以野战的精兵,才能随时深入后金的腹地,这就等于,原本安全无虞的后金,也随时要承受被大明不断破坏其经济基础的压力了。
否则就是后金越打越强,而大明被这无穷无尽的消耗战拖死。
可天启皇帝和孙承宗震惊之处就在于。
从萨尔浒之战开始,大明与后金大小数十战,无数次证明了,明军根本没有野战的能力!便连防守,都捉襟见肘,何况是将大军放到野外去,没有城墙的庇护,这仗没法打。
正因为如此,大明在辽东的无数巡抚和总兵官,他们所奏请的战略大抵都是一样的,即进行防守。
熊廷弼是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