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狂潮

535 高度 (1 / 4)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段志阳说:“没问题,开战斗机比这个刺激多了。”

        他是飞行员出身,而且是歼击机飞行员,这群人的身体素质超人等,最低也能承受8g过载,即8倍标准重力加速度,而且过载方向往往是向上或者向下,没有超强的身体素质,绝对承受不了这样高的过载。

        但是火箭不同于战机,加速度只产生向后的过载,而飞船里的座椅都是特制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过载带来的负面作用。

        这样的过载确实比飞战斗机舒服得多。

        霍强不希望航天员们过于紧张,一直找话题和大家聊天。

        主屏幕一角始终显示飞机的实时高度,大约十分钟后,飞天一号升至二十公里高空,爬升的速度明显下降,有后续乏力的迹象。

        最后两台发动机及时启动,继续推动飞机爬升。

        又过了一会儿,飞天一号跃升至三十二公里高空。

        在这一高度看地球,和在宇宙中观察地球十分相似,头顶也不再是蔚蓝的天空,而是好像进入了外空轨道一样漆黑一片。

        飞天一号以五马赫的高速向正东方向飞行,这已经是飞天一号载重状态下的最高速度。剧烈的摩擦令飞机呈现淡淡的红色,由于热胀冷缩,飞机的长度增加了许多,蒙皮上一些不起眼的褶皱被增加的长度拉平,原本不怎么平滑的表面变得异常光滑。

        这些技术不起眼但非常重要的技术基本来自于美国佬――若是由国内研究,耗费一段时间也能搞定,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能出成果就不好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