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就是让他回燕京党校或者放他下地方,”老校长皱紧眉头,“这小子搞党建绝对是一个人才,同年龄段的官员,甚至是当前所有的司局级官员在内,绝对找不出这样的干部。../
特别是他对识人用人上面,有着无与伦比的敏锐触觉,这些都是他的长处,也是党校急需的人才,可是这小子志不在党校,强扭的瓜不甜呐!”
李书记终于理解了老校长的心情,以他对刘枫的了解,这小子似乎是个全才。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怎么样为他选择一条最好的路,才是让高层纠结的。
人才难得,一个经济建设和党建都拿得出手的人才,一个可以调教官员的人才,无疑是当今华夏不可或缺的顶梁柱。越是这样的人才,就越是需要磨砺,否则很难在未来担当大任!
这个认知,也是高层一个默契的共识,这个共识却不是专门针对刘某人的。而是面向一批未来华夏的精英人才,想要培养接班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华夏的选人机制,是要经过考验的,无法通过这些考验的,那也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才,不足以担当重任!
老校长苦笑着说:“以他的能力,地方官无疑是最能发挥特长的,对经济上的贡献也是最大的。可是这也是我们最纠结的地方,现在很多人都在要他,似乎都不在乎他丧门星的名头,这让我们很为难。”
“这个年代,到处都是求贤若渴,这是好事!”李书记反而很欣慰,“嘿,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偏向哪一个都难受是吧?”
老校长翻个白眼:“就是这么回子事,到底是让他去贫困地区,还是让他在经济发达地区发挥旗帜作用,这才是我们最纠结的!”
相比高层的纠结,刘某人这个心大的家伙,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愁事。中组部的整顿在继续,刘枫再一次发挥所长,开始充任中组部干部教育的教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