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华夏传统来说,家庭话语权随辈分和年龄而增长。
若是按力量的强弱来说,应该是成年人大于老年人,老年人大于孩子。
但如今,小子都是王子,闺女都是公主的时代,某些时候声音最弱的孩子,却在家中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
就像燕京这个家庭一样,星期五的下午,银行工作的周女士早早下班,赶往幼儿园接回三岁半的儿子。正巧在小区门口汇合了回家的丈夫王先生,夫妻两电话中分配好任务,一个去接孩子,一个去买菜。
儿子很懂事,常常被街坊邻居夸赞,特别是今年又长大一岁,学会和别人问好了。
周女士心中高兴,但面对儿子的时候往往不露声色。
这是一个慈父严母的家庭。
看到爸爸的身影,儿子豆豆就扑了上去,王先生不得不把手中买回的青菜递给妻子,然后举着儿子放到脖颈上玩耍。看见儿子和爸爸更亲近,周女士一阵气闷,却也拿宝贝没办法。
回到家里,父子两变成一对小孩子瞎闹,周女士就去厨房做晚饭。
“妈妈,你先吃!”吃饭的时候,豆豆用笨拙的动作夹了一棵青菜想喂给妈妈,最后还是掉在饭桌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