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域科技树

第571章、芯片战争(2) (4 / 4)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这样呀,领导的顾虑可以理解。不过,我认为那是杞人忧天。先介绍一下全球芯片设备的厂商现况吧。芯片生产线中需要的设备种类很多,所需的一些高科技材料也不少。于是在国外就形成了一整套半导体产业链。各国、各企业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形成一种类似国际合作的机制。不对,应该是国际采购机制,最终才能形成完整的芯片生产线。”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德国&、米国、英国)、倭国的jeol、以色列等。即使最核心的设备光刻机,也有不少的企业能生产。如倭国的尼康、佳能,荷兰的阿斯麦,米国虽然制造业外迁,但还是遗留下来一些芯片设备的厂家,如ab等。”

        “当然,我们蓝星集团,目前是全球唯一可以独立完成全套生产线设备的企业。这也是基于我们拥有超高精密机械制造、电子、光学、软件、新型特种材料等领先全球的下属公司,相互协作才能有这样的业绩。总之,我们虽拥有更加先进的技术,但在芯片制造领域,并非唯一。”

        “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不出口这些设备,也无法阻挡其他国家生产芯片。我们本就是后起之秀。而且,还可能倒逼国外同行更加重视设备的更新换代。我们暂时领先的优势或许不久后,就因敝帚自珍,自弹自唱,丧失在全球树立行业优势地位,并主动放弃话语权。”

        “反之,若我们通过大量出口价廉物美的设备,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将诸多芯片产业链中的外国核心企业击垮,最终实现我们一家独大,才能拥有垄断性的地位。届时,我们就拥有反制国外高科技限制出口一张牌。”

        “而且,我要说明的是,蓝星集团和国内其他企业不一样,一直以来,贯彻的策略都是最好的设备、产品先满足自用所需,次之满足国内其他同行采购,再次之才会出口。这一点,我从不讳言,也许你们多少知晓一二。”

        蓝星集团研发的这一类高端装备,明面上共分为了四档。第一档蓝星自用;第二档弘崆晶圆工厂自用;第三档德国晶圆工厂自用;第四档才是对外公开发售的设备。

        其实,马由私人实验室里,还有一套超档,只有他一个人知晓的智能生产设备。不仅可生产常规的硅基芯片,还能生产碳基芯片。假以时日,还可以自动生产生物芯片、量子芯片。不过,这一类技术,在短时间内都是绝密状态,不会列入到集团常规管理体系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s://m.shoubanjiang.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