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域科技树
第572章、芯片战争(3) (2 / 4)
“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高端制造、高科技产品,都有复杂的产业链。我们这些年和国内其他企业合作,产业上游打造了诸多ip核、拥有全球最好的芯片专用设计软件、以及芯片制造各种材料;中游则有芯片制造设备、晶圆制造和加工等;下游有切割封装、测试、配套运用软件等。可以说基本完成了独立自主的产业闭环。而这一点,米国都难以办到,更不用说其他国家了。”
马由没有将内幕完全透露,事实上几年前他就开始构筑专利技术壁垒。凡是这个时代可能发展的芯片方向关键技术,如光源技术、eda软件、以及芯片架构ip核等,都通过各种名义进行了专利国际注册,并最终转移到蓝星技术管理服务公司名下。堵死其他光刻机厂家未来的前进道路。
其实,在芯片制造设备领域,马由需要注意的目标,&一直就不是倭国、也不是米国的光刻机企业,而是即将崛起的阿斯麦。
这时的阿斯麦的光刻机只有的市场份额,还没有研发出euv后那种超然地位。而且,蓝星集团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芯片生产线,和前世那种各个工艺环节相对独立,需要各种设备和大量专业工程师的低效率生产方式,有巨大的区别。
供集团自用芯片,是全智能芯片生产线,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完成生产、封装和检测。这个晶圆工厂在蓉城,是蓝星集团安防等级定位于s级,即和研究院等同的密级。集团内部都没有多少人知晓具体详情,在这里工作的工程师们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位于德国的晶圆工厂和弘崆工厂,则是半开放性质的工厂。不时有来自全世界的it企业来这里参观、委托代工,故降档成半自动化的生产线。即便如此,良品率也相比其他晶圆工厂高了许多,平均可达以上。而所需操作工程师人数,却只有其同行业的。
这都是得益于拥有一定智能的生产线控制系统,和严谨但高效率的品控系统。这些隐藏的技术,外人参观时是无法看到的。
至于对外销售的,虽说远比前世同期甚至之后年,从生产流程规划方面先进了不少。所需工程师较同行业仅有,生产效率和良品率也高出不少。
一旦蓝星集团的芯片生产线上市,无论是阿斯麦还是尼康、佳能,他们的光刻机,就显得非常幼稚、落后。其市场份额肯定大幅度下滑。而阿斯麦大概率熬不到前世年开拓浸润式微影光刻机那个重要转折时点。
“总之,请周助理转告领导们,不用担心我国会丧失领先的优势。经过市场风雨的锤炼,我们会更加成熟和强大。”马由没有过多介绍蓝星集团的优势,很多时候,做比说管用。好在蓝星集团现在国内高科技领域,拥有极高的威望,不用过多的辩解,便能让人信服。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