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国的顾虑(补更七) (2 / 5)
说起来乐间的父亲乐毅乃是赵国人,但是如果仔细追根溯源的话,那么乐氏一族的先祖乃是当年战国初期魏国第一代霸主魏文侯魏斯手下的大将乐羊。
当时的乐羊奉魏文侯之命灭掉了中山国,将中山国并入了魏国的领土之中,随后乐氏一族就为魏国镇守中山。
但是在二十多年之后中山国成功复国,位于这里的乐氏一族又成为了中山国的国民。
直到后来赵武灵王灭掉了中山国,乐氏一族再度归入华夏,从中山国的国民又变成了赵国人。
在乐毅之后,乐氏一族就分为了两支,一支依旧在赵国的中山故地,以乐乘作为族长,另外一支则是回归燕国,以乐间作为组长。
照理来说,乐间乃是燕国相邦、又有封君之位、还足够的年轻,加上又是上一代族长乐毅的儿子,从各方面来说都要胜过乐乘,所以燕国之中的乐氏一族兴旺发达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问题在于,燕国在如今的战国七雄之中仅仅不过是一个倒数的弱小国家,而赵国却是如今天下最强的那个国家。
所以说乐乘虽然仅仅是赵国的南军中郎将,即便是在赵国军方也只能算是廉颇和庞煖之下的第三号人物,但就是在这区区的第三号人物的率领下,赵国乐氏这些年十分平稳而低调的发展着,势头却已经隐隐超过了燕国的乐氏一族。
这种结果,无疑是自居正统的燕国乐氏一族所不喜欢见到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年诸侯于邯郸会盟之时,当时燕国乐氏和赵国乐氏也借机进行过一次见面。
这次见面的目的原本是为了让同出一源的两族联络感情,但是最后却弄得十分的不愉快,而这一切不愉快的起因是因为赵国乐氏的族长乐乘希望乐间能够配合赵国用里应外合的手段,将燕国纳入赵国的版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