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最强野心家
第七十七章:治政黑山(六)高炉炼铁 (3 / 4)
煤矿加铁矿的大开采,以此时的落后挖掘技术,二者无疑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整个黑山地域,甚至一度造成了“壮丁挖矿去,田耕多妇孺”的景象。
随着人们夜以继日的挖掘工作,第一批铁矿石很快就被开采了出来,立马就运送到了工匠营中,于正迫不及待地便要进行炼铁的尝试。
于正所获得的炼铁知识,大多还是从后世的野外生存视频中学来的,一位名叫“澳洲小哥”的视频主,有期节目正好是试验了铁的炼制。
他先从河岸收集富含铁锈的淤泥,再把木头制成木炭,方便用来炼铁。因为木炭燃烧的温度比木材要高,也更加稳定,而炼铁对温度是有很高要求的。
也幸亏于正目前已经得到了煤炭资源,煤炭燃烧的温度比木炭更高,这倒省略了大量伐木烧制木炭的步骤,无疑更加省时省力。
当然,看了视频后,于正也只是懂了个大概的原理就是把铁矿石粉碎后放进去,用煤炭燃烧,形成一千多度的高温,然后把铁矿石烧熔化了,形成铁水,再从地沟里流出来,冷却后便形成块炼铁。
只是块炼铁还是杂质太多,质软,只能锻,不能铸。需要通过铁匠不断的加热锻打,挤出其中的杂质,不断改善性能和硬度。
在反复的加热、锻打的过程中,块炼铁因为同炭火接触,碳元素渗入其中,使之不断增碳变硬,形成更坚硬的锻铁。
到这一步,才可以用来制作工具和兵器。
于正派人在工匠营地上迅速起了两座土高炉,炉高约有三四米,上小下大呈立柱形状。下层布置了两条沟,一条沟出铁水,一条沟出炉渣。炉身处,设一可闭合的炉膛,可以用来观察火势;炉膛旁再设置一拉风箱,通过进风来控制火力大小,保持炉内始终处于高温状态。
实际操作起来问题仍旧很多,因为于正不知道后世高炉的内部结构,所以没办法把铁水和杂质做到有效的分离,这就需要后续不断的试验和改进。不然因为块炼铁的杂质过多,也就没有费时费力锻打的必要了,太过浪费人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