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最强野心家
第168章:诸侯之路(十七)问计大夫 (1 / 4)
于正拿“请来”的宫之奇无计可施,宫之奇离开虞国,有心携妻儿归隐山林,再不问天下各国的是是非非,而于正却非要请他出山,以为自己的“卧龙凤雏”。
为此,于正更是三番四次低声下气地前去请教,给足了面子,学刘皇叔“三顾茅庐”又“三顾茅庐”,去了不下十来次。
然而宫之奇却依然是无动于衷,二人即便相对对坐,宫之奇也还是那套“大夫不仕大夫”之言,还时常说自己是亡国的不详之人,不愿再出仕。
宫之奇确实经历了两个国家的灭亡,宫阝国和虞国。
当年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阝”国之君,而后“宫阝”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
姬之奇是“宫阝”国公族,“宫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宫阝”奔虞国,将“宫阝”字去右耳,右“阝”旁的原字形为“邑”字,“邑”为诸侯之国的意思,去“邑”表示离开故国,失去家邑。“宫阝”去邑则为“宫”,名仍为之奇,从此便开始辅佐虞国,对抗晋国。
然后虞君被晋国的美玉、良马所惑,不听宫之奇之言,这才导致了虞国的覆灭。
经历了宫阝国和虞国的灭亡,宫之奇对朝政确实多少有些灰心丧气了,更何况眼前要他出仕的只是一个大夫,所以迟迟不肯答应。
“邘”变“于”,“宫阝”变宫,这是春秋时代兼并战争的历史大势所趋。
于正好言相劝,劝说他要振作,把“阝”给加回来,但宫之奇却只是推脱,甚至甘愿在黑山为一小民足矣,搞得于正每次都是乘兴而来败兴归。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家臣们见自家主君这般礼贤下士,却得到如此待遇,无不感到气愤不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