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

第八百九十章 会猎安市 (2 / 5)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程咬金放下茶杯,感慨道“当初陛下心心念念东征高句丽,吾等皆以为是陛下好大喜功,意欲完成隋炀帝未竟之功业,以此彰显自己英明神武,远迈前朝。然而越是了解高句丽,便越是心惊其强盛。”

        当年,李二陛下曾指着舆图对大臣们说“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将征服高句丽视作毕生之成就,希望凭此功绩能够超越秦皇汉武,达成千古一帝之宏图霸业。

        适时,朝中对于李二陛下的这个“好战”的念头并不认可。前隋殷鉴不远,举国之力三度征伐高句丽皆铩羽而归,甚至导致国力衰退江山板荡,最终国祚断绝,岂可重蹈覆辙?

        然而李二陛下矢志不渝、力排众议,终于达成东征之计划。

        时至今日,大唐数十万军队已然踏上高句丽之领土,依旧有不少人认为这是穷兵黩武的表现。之所以没有太多人站出来表示反对,只不过是各方势力都将这一次东征视为军功的飨宴而已……

        薛万彻也道“是啊,高句丽幅员之辽阔,令人触目惊心,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里,民风剽悍、骁勇善战,带甲数十万!若是任其发展,用不了几年,怕不是又一个突厥!”

        程咬金摇头道“高句丽可比突厥难对付多了,突厥人以游牧为生,纵然强盛一时,却无坚实之根基,一战而败,便只能举族迁徙,远遁千里,数十年难以恢复其元气。高句丽则不同,其虽为游牧民族而来,但是却融入太多汉家文化,国内更是效法汉家推行郡县制,绝大多数的百姓都以农耕为生,根基稳固,能够抵御天灾,不会因为一时之挫败而伤及根本。隋炀帝三度东征固然尽皆失败,可是对高句丽的国力却造成极大的打击,然而这才过了多少年?瞧瞧如今的高句丽,一旦面对大唐的入侵,依旧能够从容组织起数十万的军队来抵抗。”

        为何历史上那些个曾经凶名赫赫、盛极一时的草原部族,诸如犬戎、匈奴、突厥等等,最终都渐渐消亡,却唯有汉人能够取得最终之胜利,始终屹立在中原之地,不惧强敌天灾,传承不绝?

        其根本之原因,便是游牧与农耕之不同。

        这几乎已经是当今天下尽皆赞同之观点,农耕文明的抵御风险能力、可持续性,比之游牧民族实在是有太多的优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