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只能听元平的,不然从商於和武关山中,哪里能获得给养?”李希烈决心,既然过了老鹳河,就不要再回头,这样还会有三成生机,“全军开拨,绕过内乡,进抵菊潭城,多布散斥候,以备敌人偷袭。”
可等到李希烈的淮宁军前进至距菊潭城十里开外时,却察觉在菊水处已有一支兵马,在静悄悄地等候着他。
此真是高岳的白草军。
三日前,高岳就得行营副元帅贾耽的指令,按韦皋的计策,领白草军疾驱到内乡以东的菊潭城下,接着背靠河曲渡口处列阵。
跟随高岳一道来的,是行营长史杜黄裳。
“高少尹,不可胆怯退守城内,若如此的话淮西贼可驰骋自由,穿过菊水,去和封有麟会师,我们便前功尽弃。”杜黄裳略微观看了周围的形势,便建议说。
“还请杜长史赐教。”
杜黄裳当即骑在马上,用鞭遥指菊水西岸,唯一处渡口。
高岳看到,这个渡口的河岸强势凸出,形成个内“几”字形。
“三千白草军步卒据此立阵,可捍蔽渡口,也可独面淮西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