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淘金国度
第729章 德国人的要求 (3 / 11)
而一般的小国,可能只有两个,或最多四个委员由海约国委任。任期也是一样。至于选择哪一个海约国的代表这自然会由各成员国推选。但一个军政协调委员会中,除固定委员外,由海约国任命的委员不能同时出现两个同一国家的代表,比如有该委员会已经有一个由海约组织委任的中国委员,那就不会有第二个。)
在各国政fǔ成立时,阿拉斯加的相关任命和各二级司令部的隶属关系都有了定论。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这场战争严格来说是海约国共同的胜利,所以控制区并非只是阿拉斯加一国的控制区,而是全体海约国共同的控制区。只是以阿拉斯加为主罢了。
也因此驻军司令部的主要领导层虽然多由阿拉斯加将官担任,但也有小部分是芬兰、中国、土耳其或保加利亚等国的军官担任。同时所有驻军也并非全是阿拉斯加军队,其中也会包含其他国家的军队。但不管哪一国的军队,他们都是接受驻军司令部的直接领导。
其中原中央战区司令,现任控制区驻军总司令蔡锷将担任东俄罗斯的驻军司令,同时北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三个二级驻军司令部将接受东俄驻军司令部的指导协调,而驻扎东俄罗斯和北欧、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的军队则主要是第七方面军的部队组成,少部分芬兰和挪威、瑞典。还有哥伦比亚等其他海约国国家的部队,不过数量并不多。
其中芬兰上将帕托宁还担任了爱沙尼亚驻军司令部的司令。不过最重要的二级司令部即北欧驻军司令部的司令是原西北战区政治部主任庞和平上将担任。
另一个大军区级的驻军司令部即东乌克兰的驻军司令由已经撤消的河东军区司令巴斯图尔克大将担任。同时克里米亚这个二级司令部也接受东乌克兰驻军司令部的指导协调。
东乌克兰的驻军主要是原高加索战区的第六方面军的部队,但不是全部,只有第43、44集团军和及海军陆战队第五师等将近三分之一的部队,约有二十万人。除此外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加起来约有五万余部队在此驻扎。其中克里米亚的驻军司令就由保加利亚上将季托夫担任。
其他的就全是二级驻军司令部了,其中乌拉尔西坡和伏尔加及卡马河沿岸的鞑靼斯坦,巴什科尔托斯坦、乌德穆尔特、涅涅茨、马里埃尔、楚瓦什六个国家的驻军司令部以及中亚驻军司令部共七个单位统一接受乌拉尔军区的军事业务指导。驻军主要原阿拉斯加第一方面军和一部分中队。其中巴什科尔托驻军司令就是中国的冯yù祥。
对于冯yù祥来说,国内蒋光头等人不想他回去,阿拉斯加暂时也不愿放他回去,他留下来能继续带兵担任巴什科尔托斯坦的驻军司令也是一个不错的安排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