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清广对这种逻辑很理解,可觉得很不舒服,这种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之桥段,总让吕清广有种想要揭竿而起的冲动,当然,也仅仅是绪的一丝失控,没人需要吕清广来均贫富等贵。
吕清广这次来的目的是尝试一下能不能让隐士成功,虽然这个故事系列的内在结构,就已经将成仙的道路给完完全全堵死了,不论是仙师还是道士或者隐士,文本的内在结构关系都不许其获得成功。
正应为这样,吕清广觉得,要想解构这个故事群,让隐士获得成功,是最有效率的一个手段。
要想让隐士获得成功,就必须不让烈士说话。而即使吕清广让这个烈士知道自己已经失败了一次,知道自己是如何上当的也不行,他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吕清广已经在终无为上尝试过了,幻象会继续变化,被被幻象困扰着的试炼者出声为止。
吕清广一开始觉得这很是不可理喻,那些陷入幻象的都不是修士,而是所谓的‘烈士’‘勇士’,本质上,他们就是普通人,也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
为什么沉默的大多数无法保持沉默到最后呢?
这里存在隐喻吗?
或者是希望往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
或者是要沉默的大多数完全的沉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