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钢铁狂潮

第885 美国人的窘困 (1 / 7)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如果美国人知道,他们的所有通信和电报都被窃听,不知道会不会后悔的拿脑袋撞墙。

        还在天上飞着的朱斌,几乎同时就接到了暗中设立在美国各大城市电信机房内外,或者太空中的无线电侦测拦截筛选信息,被反复提到的几个特殊代号,和通话通信涉及到的主要人员,很快与原本一些并不统属的人与项目给联系起来,最终汇聚成一个“曼哈顿计划”!

        “我说那帮子从光明之城交流后回到美国本土的科学家,怎么突然都行踪诡秘起来,原来是都进了这么一个计划中!看样子,美国佬是想要搞大杀器了?”

        朱斌玩味的盘算起来。

        他手里,可是有这时代每一个伟大科学家的名单,去光明之城进行学术交流的那些人,背景、专业、工作等等都在情报部门的打听下暴露无遗,尤其是物理学相关的,更是有专门的小组盯梢监督。

        其中最著名的人,无疑包括罗伯特.奥本海默教授等学科带头人。对于这些从光明之城交流中提前确认了一系列的前沿研究成果,尤其是量子力学、激光、核裂变、核聚变等等内容的物理学家,只要条件合适,他们随时可能搞出令人惊讶的发明。

        只不过那时候,光明之城名声在外,大局已定,爱因斯坦和特斯拉等人为首的庞大科学研究队伍已经稳固,朱斌不担心他们阳奉阴违闹幺蛾子,同样也不好继续玩绑架威胁等不光彩的手段,搜刮著名科学家。

        另外,他搜刮也不可能搞的那么干净,谁让这时代的人才如海浪汹涌前赴后继,明明没有了冯.布劳恩。德国人依然提前完成了“复仇武器”系列火箭的研究,目前已经可以成功发射出超过300公里射程、命中率精确到三公里内的准载具。只不过看起来,好像是一架屁股后面装了喷气式发动机的尖头飞机,但已经在向更加标准的导弹外形靠近。

        哪怕朱斌把濒死的康士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给偷偷搞回去,成为火箭研究院的带头人之一,苏俄毛子们还不是照样在中国之外第一个把火箭弹装上了战斗机?

        所以说。没了张屠户,也不见得全世界人民只能吃带毛猪,二十世纪的地球人,凶残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