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 第199节 (1 / 10)
随着官家的年纪越来越大,影响力逐渐增加,太后党感受到了紧迫感,自己也进入了对方的视线中。
毕竟《洗冤集录》的价值,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一旦此书推行天下,他的声名威望,可就远远不是一个初入仕途的后辈官员那么简单了。
当然作为官家钦点的三元魁首,太后党估计也没指望自己完全倒戈过去,但只要留下印象,觉得在太后这边还能获得支持,留有一条退路,不在太后还政的事情上过于强硬,就是一种胜利。
为此张耆甚至透露出,太后党可以支持《洗冤集录》的意图,只是这位靠着裙带上位的枢密使,水平比起吕夷简差得实在有点多,被三言两语间挡了回去。
狄进丝毫不受影响,走入了吏部。
对于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的吏部,许多官员不仅是敬畏,甚至是恐惧,尤其是卸任述职,往往视作一道槛。
因为由上一份差遣到下一个职位的安排,有时候要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而这个过程是不发俸禄的,官员没了收入,还不得不上下打点,无形中也逼迫他们在地方上贪污受贿,早做准备。
没有人敢为难一位三元魁首,狄进在热情的招待下办好手续,兖州同判差遣至此正式卸下,离开吏部后,往礼部而去。
相比起吏部的权势,礼部更加清贵,里面飘出的墨香似乎都散着几分书卷气,而在等待核实的过程中,狄进也想到了刘筠刘学士。
回到京师后,有几位官员他是肯定要去拜访的,比如枢密副使陈尧咨,比如翰林学士刘筠,从私人感情来看,他和陈尧咨更亲近,但从官场道理来说,天圣五年知贡举刘筠有半师之恩,何况刘筠确实对他十分赏识,也该去好好拜会一下老人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