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麽搬一座富士山送你?(评文回馈)

作者elia对评文的回覆 (8 / 9)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最後是我对回应的总结:

        其实我不算是有真正学过语文学系的专业课程,所以不太能抓到何谓「抒情T」的浪漫,但就你b喻的孤岛我似乎懂了一点点。

        以你的孤岛为例,你目前的所有释出的构思都是无数的孤岛,而至於将这些孤岛串联起来的契机可能就是哲瑞或者是由故事的推进度去做连结,把这些契机成为孤岛与孤岛间的桥梁,让脉络渐渐水落石出反推到目前释出的所有疑点。

        因为没有学过相关的课程,但我自己其实也写过这种夹杂於一三间的人称,或其实反过来三一间的人称我也使用过,但会指出的原因并不是我没想到这边是需要用哲瑞的视角看,而是如果你的想法是要用哲瑞的视角看,那在以哲瑞为主视角的部分,叙述间我认为应该也以哲瑞的视角为主,只说哲瑞会说的话,只道出哲瑞会有的感觉,这样即便夹杂了很多不确定X的似乎好像也并不突兀,因为有些事情要一八到十岁的孩子懂也是强人所难,但中间又要夹入你所说的法鲁索或康坦之间的差异矛盾,这就产生了矛盾。

        我的视角是这样,叙述在一方面你想要维持哲瑞的视角,一方面又得回归到讲述历史的义务,但这两的方向其实是会完全相悖的,共存不是不可以,但我认为是需要分开的,在以哲瑞为视角的章节以哲瑞的视角为主,想撒娇就撒娇,想任X就任X,想说什麽就说什麽,就算cHa入突如其来的发脾气也不奇怪,因为他只是个孩子,即便想讲到哲瑞一开始所想到的伟人,也用哲瑞的视角。

        但讲述北征历史或者是法鲁索和康坦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是要有其针对X的,这一段历史的出现不是单单向读者科普他的曾经,而是也能让看的人知晓突如其来的说明的目的,讲到北地就带起北地的历史,以我的感觉来说就是,北地内的资讯跟哲瑞当前所思所想无直接关系,这对我来说北地的资讯内涵再丰富,他再当前对我来说就是无用的资讯,篇幅很丰富是很丰富,但我对它没有记忆点。

        然後虽然这边用的大部分是哲瑞的视角,的确可以知道哲瑞有恋母情节、外貌为先,只有三分钟热度,我认为我还是不太懂哲瑞,为什麽这麽说,我认为跟过多的不确定词汇有关系,这些的确可以反应哲瑞的心理状态,但反之的缺点,我认为这无法让读者能够理解哲瑞。

        而之所以要说沉闷,以成长为题,我是能理解它的步调的,但会这麽说的原因是因为以我目前看到的章节数为八万两千多字,以我目前来看的状态是冒险只刚起步,以这部的世界观,我相信这篇要写到三十四十万也不是难事,但八万两千字其实相当於市面上一部的质量了,可是我却觉得我大概只看到世界观的十分之一,步调缓慢并不是我想纠正的,而是我觉得以故事的主线来说,身为读者,我看不到尽头。

        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在玩RPG的爬塔游戏,我知道最顶端是我的目的地,但我看不到塔的制高点在第几层,我也不知道我目前的塔层层级在第几层,找Ai琴娜是最终目的,但中间哲瑞喜欢上约翰娜就让我感觉哲瑞好像不用去找Ai琴娜也没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