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英雄志
第十八章 铸炮法 (5 / 11)
听到造红夷大炮,周器微有紧张,因为他没有造过红夷大炮,他在西安造的都是大将军炮和佛朗机炮。
「其实造大将军炮和造红夷炮,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成败主要看的还是铁质。」
「就形状说,大将军炮前后一般粗细,如一个竹筒,但红夷炮却是前细后粗,且比大将军炮长了很多,周管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周器摇头。
尤振武道:「那是因为膛压不同,火药被点着的瞬间,膛压最高,释放的压力最大,因此后部必须粗重,越往前走,膛压越低,所以要前细后粗,以复合膛压的变化。」
周器明白了。
「炮身的重心处两侧要留圆柱型的炮耳,火炮可以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再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尤振武一边在纸上画出大小红夷炮的样子,一边详细讲解。同时写出一些具体的参数。从炮管的长度、厚度一直到口径。
周器仔细听。越听越佩服,因为很多都是他这个造炮多年的老行家没有想到的,又有很多是他不明白的,尤振武也不细解释,只叫他一定要照着做。
「原本,铜铁混合的炮体,最为合适,可惜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铜,就只能是使用全铁了。」最后,尤振武微有遗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