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第123章 准备回京(上) (2 / 3)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然而朱翊钧也是个头铁的,于是大骂于慎行“疑上”、“淆乱国本”,把礼部大小官员都停了俸禄。正在这时,生了山东乡试泄题事件。其实理论上这件事跟于慎行关系不大了不起就是个领导责任,但于慎行仍然主动提出引咎辞职。朱翊钧当时正恼他,御笔一挥就准了他归隐故乡。

        由此可见,于慎行此人是个真正讲原则的人,他不是一个单纯为了当官,或者单纯为了求名的人物,所以高务实有把握当他觉得自己的文章够取中时,就不会考虑其他因素,必然是该中就中。

        至于后来于慎行赌上自己清誉也要为高务实的文章背书,这一点高务实却不是很肯定于慎行的想法。也许于慎行只是单纯的对文章有把握,也许是于慎行担心被人污蔑而自证清白,也许各种原因兼而有之。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向着最好的方向展了,高务实对自己这位座师也不禁真的生出几分敬意来。

        新郑,龙文雅苑,东南水榭一边的高墙上,高务实和母亲张氏正在散步。

        站在这十多米换算后的高墙上,高务实一边看着外头双洎河的风景,一边向母亲讲述自己的时间安排。

        高务实的安排是早些回京,但张氏有些不乐意,道:“春闱是在二月,你又不需要赶公车,何必这么着急去?”

        公车自然不是指公交,而是举人上京赶考的一种优惠制度,该制度早在洪武年间就规定了:凡愿参加会试的举人,先要向州、县呈报申请咨文,由州县呈府,府呈省,经核准后仍由省、府给州县,交本人领取,这个咨文又叫“公据”,然后就由官府计算路程远近给路费,至京后连同乡试文字咨缴礼部投呈报考,由礼部备印试卷。

        由于举人从家乡到京师,沿途都由驿站供给车船乘坐,叫“供给脚力”,又称公车,所以举人会试便也叫上公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