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第161章 南察风波(卌七)理想与现实 (5 / 7)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高务实道:“雍正摊丁入亩实行以前,清承明制,朝廷收税方式是像大明一样按人头收,大致意思就是你家里有多少丁口,就按每个丁口多少钱乘以丁数来交税。

        这样的弊端很明显,比如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其家里如果丁口一样多,那么他们交的税也是一样的,于是广大贫民负担很重,而富人负担却很轻。

        雍正的改革废除了人头税,摊丁入亩就是一改按人头收的方式,改为按地收税,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税。贫民地少所以交的就少,富人地多所以交的就多。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国库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民的负担。

        这么一来,家中人丁数不再增加纳税负担,少地或无地的民众压力骤减,而且由此会让户籍管理放松,于是也促进了人口的流动性,一定程度上也就促进了人口大规模爆发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过你要说摊丁入亩毫无弊端,那就要看你是站在什么阶级立场来看待这件事了。它毕竟还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其极大地加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你觉得这是好是坏?我不知道怎么评价。

        如果我站在原先党员干部的立场来看,那么摊丁入亩在客观上阻碍了社会的变革;如果我站在大明户部尚书的立场来看,摊丁入亩简直是当前能够考虑实行的完美税制。”

        刘馨忍不住扑哧一笑,道:“我看咱们多半是回不去了,你还是好好干你这个户部尚书吧。”

        高务实笑了一笑,没说话。

        刘馨又道:“对了,我想问一下,这个‘完美税制’如果真能实行,对大明朝现在动不动就缺钱的窘境,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改善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