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皇太孙

368 拾遗补缺 (3 / 6)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朱允煐淡淡点头,随即说道,“好,下朝后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俱入武英殿。”

        这件事情还是必须要重视的,哪怕此前也是有着小范围的讨论,但是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有。一言而决的事情,朱允煐也不觉得应该是这么一些事情,必须要慎重。

        现在召入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开始讨论,这基本是决定性的。但是接下来,少不了的还是要继续扩大讨论的规模,有些老将,或者说一些个文臣,也会参与到这些事情的讨论当中。

        提到这里,朱允煐说道,“曹国公李景隆,负责督造、筹建武苑之事。”

        “《晋书》有言,武帝甚重兵官,故军校多选朝廷清望之士居之。”朱允煐平静开口,继续说道,“太上皇平乱世,既有太上皇英明神武,也不能少文臣武将辅佐。”

        武苑这件事,在朝堂上下也不是什么秘密,这基本上就是武人的国子监。

        朱允煐此前说的‘武帝’,自然是汉武帝了。只不过以前的王朝,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建立军校,没有出现一些个大批量的开始培养一些武将,很多的武将都是自学成才或者家学渊源。

        在沙场厮杀建功立业,这也是很多武将常见的上升渠道。

        看向梅殷,朱允煐继续说道,“荣国公昔年曾任山东学政,也曾执掌军伍。荣国公老成持重,对于朝堂宿将颇为了解。武苑教习,当为沙场宿将、有军功之士。不拘年龄,武苑当为朝堂培养大将、帅才,朝堂宿将入武苑。”

        军校,这就是朱允煐现在在为勋贵造血,或者是为大明开始一个军队持续保持活力的动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