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时代

1427、火箭发动机 (4 / 6)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同时,复兴工业还把手伸向了欧洲。

        欧洲学工科的大陆留学生偏少一些,这方面的人才大部分都涌入了美国。

        当然了,蚊子腿也是肉,愿意回家的海外游子,复兴工业通通欢迎。

        不过,复兴工业在欧洲的主要招聘重心还是落在了大毛和二毛身上,锄头对准了两国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从数学到计算机,再到航空航天、材料等专业,只要是通过复兴工业认证的顶级人才,全部打包带走。

        不管是搞基础研究的老教授,还是专注应用搞航空发动机的高级工程师,全部都进入了复兴工业铺开的捕猎大网。

        复兴工业在京城建造了可容纳10万人同时工作的办公园区,就算再多来点外国专家也完全装的下。

        复兴工业集团也就能撬一下大毛和二毛的墙角,诸如美国、德国的专家学者,一般是很难挖走的。

        主要原因是大毛、二毛近二十年来人才流失非常严重,经济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很多人才都投奔西方去了,比如谢尔盖布林的父母原本是红色帝国的公务员,后来带着儿子移民美国;创始人也是随家人从二毛移民来到的美国。

        还有日后的币圈传奇v神,也是跟随身为计算机科学家的父亲从大毛移民到达的加拿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