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四章 破釜沉舟第二节 (4 / 5)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这就是所谓拯救社稷的中间道路。

        当今天下,州郡大吏拥兵自重,割据称霸已经渐趋成形,虽然距离洛阳兵变只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但事实胜于雄辩,不承认是不行的。

        董卓挟持天子祸害大汉的事实告诉人们,董卓即使死了,李弘、袁绍、袁术这些手握重兵的一方重镇贪图权柄,也可能会借着振兴社稷之名,行挟持天子之实。今天他们拒绝讨董勤王,明天他们当然也可能像董卓一样,成为倾覆社稷的祸害。

        有了中间道路,有了兴霸道,扶汉室这个振兴社稷的策略,那么剩下要做的事就很简单了,那就是尽一切可能发展自己的实力,打击和牵制董卓、李弘、袁绍、袁术这四股当前最有可能摧毁大汉的势力。

        张邈的主张得到了刘岱、陶谦、周乾等州郡大吏的鼎力支持。

        张邈肯定没有董卓、李弘、袁绍、袁术那样割据称霸之心,但如今他为了大汉,为了自己不愿背弃的大义,他只好背弃自己的良心和忠义了。于是他积极奔走,和兖州牧刘岱、济阴太守吴资、徐州刺史陶谦、扬州刺史周乾、河内太守王匡等十几名大吏秘密结盟。

        这些州郡大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困,对袁阀和袁绍、袁术兄弟越来越反感,越来越失望,他们看不到大汉振兴的希望,他们对社稷的倾覆和百姓的死亡痛心疾首。就在他们彷徨无计的时候,张邈送来了兴霸道,扶汉室之策。这个所谓的“中间道路”,给了州郡大吏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中间道路”非常符合州郡大吏们此时的心境,既不愿意背弃大义,又不愿放弃到手的权势,既不愿意看到社稷倾覆,又不愿竭尽全力出兵勤王。

        在张邈、刘岱、陶谦、周乾等人的默契配合下,各地州郡给朱俊输送了大量的粮饷和军队。

        关东讨董勤王的高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悄悄形成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