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当这么一个揭发者与卫道士并存的角色,对于赵政策在仕途上的发展特别是在人脉关系的搭建上面,是不利的。道理很简单,任何一个官员干部都不喜欢检举者,这是肯定的。
在官场上,有很多不成文的潜规则。比如,惩办违纪违法的干部应该由专门的纪检或者政法部门来执行。其他的如果确实要去踩别人一脚,通常都是在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或者本身就是敌对状态下发生的。
而赵政策和戚染成之间的关系,以往根本没有任何交集。在此之前,赵政策是黑山市的市委书记,而戚染成是乌山市的市长。两个人之间从来就没有共事过,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矛盾与瓜葛。甚至,赵政策和戚染成连继任者的关系都谈不上!
可以这么说,赵政策和戚染成是毫无关系的。
正因为这样,赵政策又不是纪检干部,一上任就把戚染成给往死里逼,是有违于潜规则的。
赵政策很反感这种潜规则,但是,赵政策同时对这种潜规则也有些忌讳。在任何一个环境下,如何完全忽视潜规则,也许自己就会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继而寸步难行,仇敌遍天下,危机四伏。
上次回京城,赵老爷子也特意提到这个问题,就让赵政策更加不得不重视了。
得知省纪委正在调查戚染成,赵政策松了一口气,马上就让马风谣停止对戚染成违法乱纪行为证据的搜索。
在赵政策看来,像戚染成这种犯了经济问题的官员干部,政治生命已经彻底结束。至于判几年监禁,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多,都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