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龙腾

第114章 任重道远 (2 / 6)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到那个时候,这叮,社会,从其物质内容说,这确实是一个人类的社会,一个承载亿人口的国家。可是从其制度精神道德层面上说,在某些地方它已经退化到丛林的社会,很难看到基于精神道德的规则而建立的规范,以及一个民众可以放心依赖的、公正地保证这些规范得以实现的公共强制力量,这个力量我们称之为政府。虽然这个政府存在,可是民众直接面对的大大小小的地方政府,不仅不能保证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反而成为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侵犯者。有的利益集团则利用政府的支持,明目张胆地掠夺、抢劫公民财富,在这样的利益格局下,公众能够指望这样的政府站出来主持正义,提供保护吗?

        萧定心底里一直认为,华夏目前最大的危机并不是什么亚洲金融危机,也不是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引起的外部力量实施围堵的危机,而是一些地方政治衰败的危机,是无政府的危机,是政府“苛政猛于虎”的危机。这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之所以“神奇”的奥秘所在。“苛政猛于虎。的语出者孔子在今天为什么大行其道,一个重要原因是孔子在这个时代是以一个批判主义者的面目出现的,孔子政治学说的最大特色就是施仁政、复周礼。他要求统治者和政府施行仁政,建立像周时代那样良好的政治秩序。不堪的现实引导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统治者为什么能统治,被统治者为什么要服从?答案是:“保护一服从”。统治者为什么能统治,是因为统治者为被统治者提供保护;被统治者为什么愿意服从,是因为他们能够从统治者那里得到他们想要的保护,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能够安居乐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联系孔子的主张,那就是“保护”提供“仁政。服从。产生“复礼”因此生成政治秩序。无论中外,这是建构一套政治秩序的基本契约。虽然这个契约并没有明示,但在客观的历史展中是显然存在的。在“保从。的契约中,违约者往往是统治者所谓“官逼民反”是也。统治者不能提供保护了,苛捐杂税了,苛政如虎了,使被统治者不能安居乐业了,被统治者就没有服从的义务了,所以就暴动、就起义、就造反、就革命。

        “如果这样的**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挂着羊头卖狗肉,那么人民就要自组织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坚决打倒假**!推翻其在华夏的罪恶统治!并全部、干净、彻底地消灭一切附着在这个奸伪集团上的官僚买办汉奸势力!”摘自燃年大连大众书店出版《毛选》第二卷第巧页**的话言犹在耳,我们的一些党政干部的恶劣表现却已然让人不得不联想起这句话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危险境地?是中央的权威和民众的权利已然同时塌陷!

        中央权威与民众权利双重塌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政府的权威与政治的效力问题。政府有权威吗?政治有多大的效力?权威是政府进行政治统治的必要条件。没有权威,就没有治有足够的权威。就没有良好的治理。…

        “政令不出中南海”这说明政府没有足够的权威。接下来的问题是,权威总是相对于某种权威的客体而言的,就是说是指对谁的权威。是对普通民众的权威,还是对于官僚体系的权威。“政令不出中南海”显然不是指中央政府缺乏对于普通民众的权威。恰恰相反,据华夏社会科学院的一份调查,老百姓对于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和认同度最高。那么,“政令不出中南海”当然就是指中央对于官僚体系的权威不足的问题,它的直接表现就是政令不畅、政治败坏、政治失效。“政令不出中南海”是政府缺乏足够权威、政治失效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其治下的民众,已经毫无权威可言。

        导致政治败坏、政治失效的第一个原因是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具体化到人群,就是跟各个政府部门建立特殊关系的特殊利益集团和跟地方政府联系紧密的地方利益集团。政令不畅的直接后果是中央制定的法律和政策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它的间接后果或者说最主要的后果就是普通大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利益诉求得不到实现。所以,人们一方面对于中央政府有很高的认同度,另一方面对于具体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认同度很低,视之为贪官污吏的大本营。一些地方的政府和官员甚至成为了人民的敌人。

        一个难堪的事实是,虽然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在阻挡中央的政令畅通,损害民众的利益,但是中央政府同时又在为各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合法性支持,因为这些部门和地方政府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一旦因为部门利益集团和地方利益集团与民众生利益冲突,中央政府站在哪一边就成为一件颇费周折的事情。

        政治败坏的第二个原因是一些部门和地方的懒政、幕政。

        政治败坏的第三个原因是公共权力的运用逐利化、绿林好汉化。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想打这过,留下买路财。

        政治败坏的第四叮,原因是一些公共权力已经展到“合法黑社会”的地步,抢夺、霸占、武力,在官民之间,已经不存在良性互动的空间。一遇事端便出动警力,弹压百姓,草管人命。在一些地方,政府除了镇压之外,已经表现不出或者说丧失了其他职能。说服、引导、教育、谈判、协商、妥协、调解等这些手段都被视之为婆婆妈妈,主张使用上述手段的官员会被认为缺乏能力和魄力。甚至是何仇这样的官员一萧震认为他实际上是想为老百姓办些实事的也认为不必什么都跟老百姓解释,觉得这解释太浪费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