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骑战机

第三百五十七节 - 龙骑士的宝藏 (4 / 5)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作为国防星未来接班人的陈海青当然知道合金配方对于战斗机的重要性,这而且还不是提升机体强度,替代原本的铝合金材料那么简单。

        特别是当战斗机的速度达到两马赫以上时,机身材料就不得不面对“热障”的威胁。

        当飞行器在稠密大气中作超音速飞行时,受激波与机体间高温压缩气体的加热和机体表面与空气强烈摩擦的影响,飞行器蒙皮的温度会随超音速的提高而急剧上升,因气动加热而引起的结构和材料上的困难。

        2马赫时,机头处的温度略超过100摄氏度,但是当达到3马赫时,飞行器表面的温度则会升到350摄氏度右,已超过了铝合金的极限温度,使其强度大大削弱,6马赫时,飞机顶端的温度就已经达到了1480摄氏度。

        航空界把飞行器作高速飞行时所遭遇到的这种高温情况称之为“热障”,而且也是航天界必需面对的关卡。

        并非战斗机竭力追求极限,可是却不得不面临着一道又一道技术和材料的“拦路虎”层层阻截,如果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战斗机甚至会被自己的速度直接在大气中烧成一团火球。

        而米格-25“狐蝠”恰恰就是打破了许多人的常规思维,采用了不锈钢作为主体材料,曾打破多项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世界纪录,可在24000米高度上以2.8马赫的速度持续飞行,最大飞行速度甚至能够达到3马赫,虽然可以达到这样的性能,可是米格-25驾驶舱内的局部温度甚至可以直接捂熟鸡蛋。

        尽管带来的性能有些极端,而且均衡性不足,可是却让米格-25“狐蝠”成为当时世界上闯过“热障”仅有的三种飞机之一。

        除米格-25,另两种是美国的sr-71和俄罗斯的米格31。

        木制飞机到铝合金飞机,从铝合金飞机到钛合金飞机,每一次飞机材料的进步都意味着一次大革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