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有数。”李和不想听何芳的絮叨。
第二天一早,送完李览,就去了公司。
他现在待办公室别的事情不做,因为他懒得做,也轮不到他做,主要就是重点关注他旗下企业扶持的创业园区的孵化项目。
在美国的尝试已经让他尝到了甜头,所以他从苏联回来之后,就开始吩咐黄炳新、郭冬云、沈道如等人在着重在国内建立创业园区,扶持科技创业企业。
1995年是中国创业浪潮的一个重要年份,如果改革开放后的创业者是第一波,1992年南下谈话后的创业者是第二波,那么这一年前后下海的人就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波创业者,是
旗下的大小企业建立了不少的园区,但是目前成气候的还是那四个,中关村是一个,深圳是一个,香港是两个。
“做ISP服务商?”李和此刻对着一家叫瀛海威的小公司产生了兴趣。
“中文叫互联网接入服务,如同用户安装一部电话要找电信局一样,用户如果要接入I,是用户接入I的入口,用户...”齐华见李和对这份内容感兴趣,急忙在一旁做出来了解释。
“这些我知道。”李和不需要他继续说,他把文件放下来,然后抿口茶道,“喊过来,我和她谈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