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芯生年代

第八十一章 科学计算器的规划 (1 / 5)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随着赵烨的讲解,下面的每个人都掏出了钢笔和笔记本,开始记录了起来。

        “我把我们这次攻关的最终产品,叫做科学计算器。顾名思义,他就是用来做科学运算的。可能有人想问,这个东西跟我们现有的大型计算机有什么区别吗?”赵烨讲到这里,环视了一下下面,见很多人都微微点头,看来大家很关心这个问题。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个其实是比大型计算机,还要复杂的计算机。大型计算机,讲求的是浮点运算速度。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计算机每秒能够运算多少次。运算速度越快的,那么就代表了计算机越是先进。

        而我们这个东西却不是这样的。当然,我们也追求速度,但这不是我们第一要追求的。我们的第一追求是效率,是使用的方便性,是运算的复杂性,是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这些性能,我们肯定要牺牲一些运算速度,追求更高的速度,那将是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之一,而不是现在的。

        所以,为了实现这些能力,我把任务做了一下拆分。

        第一,就是我们这台计算器的结构。所谓的结构,简单的理解,就是我们整个计算器的工作逻辑,比如输入设备,运算核心设备,存储设备,输出设备。这些设备要有一个统一的数据标准,除此之外,还有电源分配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干扰防护系统。

        在这些设备和系统中,运算核心,存储,和输出这是此次项目的重中之重,由我,慈教授,水木的张教授,还有李教授。我们四个组成公关小组,负责研发的牵头工作。

        另外京城大学的张教授负责输入设备,这个工作主要是对输入数据的规范进行制定。比如,我们要把汉字和数学符号全部做出数据表示,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数据库。”

        张教授一听都懵啦,这他连个基本的概念都没有!什么把汉字和字符用数据表示,这个怎么弄?还有什么数据库,又是个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