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第22章 对不起,我的王霸之气压不住了 (5 / 6)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主少而臣壮,难免会有臣子效仿东汉伊霍旧事,更难得是,大明建国才十五年,朝中的派系已经越来越茁壮,越来越明显……

        似如今大明,因为没有科举,所以大部分官员,来自于国子监,或者是官员的举荐。人都是有私心的,就算是浙东四贤之一的宋濂,这位写下《送东阳马生序》的明初大儒,也举荐了不少自己的弟子,譬如说方孝孺……

        好在,方孝孺此人,既有南人文朴细腻的一面,又因为父亲在济南府当官,自幼在齐鲁大地长大,脾气性格也接近北人,还算是可教之才。

        国子监在南京,江南又学风鼎盛,不可避免的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朋党……

        元朝这些读书人不能当官儿,他们就写杂曲,写风月,彼此之间结为诗社曲社,结党之风盛行,渐渐的,国子监这个大明官吏后备人才基地,就全都是江南人居多,里面又夹杂着各个地域派系。

        朱元璋也深感朝中南党横行,而北地官吏,多不听宣调,阳奉阴违,长此以往,国家有分裂的风险。

        “一五计划,我们要贯彻落实土改,抓好民生建设,首要就得解决吏治,需要人才!皇爷爷您早就在筹备科举,但是我提个建议,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就比如算吏,文办,虽说是科场小吏,但是职轻权重,他们可能考试考不过明经进士,但他们是专科人才,小小算吏,算盘子算着大明数百万石的军粮!”

        “算盘子儿虽小,可比知县老爷的脑袋还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