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第32章 不过是些国破家亡的丧家之犬 (3 / 6)
蒙古人将他们的国家交给一帮重利的色目商人来打理,这帮色目商人又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盘,先不说元朝通行五花八门的各种文字,就说货币,有八思巴文货币,有汉文货币,有色目文货币,彼此之间都可交通,然后又没有权威货币,元朝中央政府只能发交子来冲击金融泡沫。
简单点来说,老百姓需要的铜钱和金银需求量极高,但是元朝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金银铜钱,只好用交子来抵,但是交子这东西得和金银挂钩,也就是所谓的金本位。
交子印的多了,狗都嫌。
朱雄英端起枸杞水又喝了一口,说实话,明朝初期的各地起义,放在古代封建王朝里都属于很多的,不仅仅是北方,福建,广东,江西,浙江,这些南方区域的起义也很多,前世在四叔朱棣靖难之后,一直还持续了很多年。
这跟大明的税收政策有极大关系,税收收不起来,国家没钱,赋税就重,这是个死循环。
当初为了稳定天下大局,李善长建议朱元璋广收前元官吏,很多城池为什么投降?一来大明承诺投降后保护他们现有士绅阶级的利益,这帮人不仅仅是地主阶级和商人,还有很多和尚僧侣,大明还捏着鼻子承认他们放出去的高利贷租子,承认他们圈养的奴隶,否则大明无法这么迅速的平定天下。
初期症结不显,随着天下承平,国家的政策渐渐推行不动的时候,底层这些阻力就越来越严重。朱元璋深恨贪官污吏,对盘剥百姓的这帮人也没好感,当大明可以抽出手开始解决这些人的时候,他们就又开始抱团反抗。
这也是如今大明到处秘教横行,灾祸四起的原因。
底层的老百姓没得选,他们只是时代的尘埃,被乡绅阶级和佛头道主携裹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