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我有一根鉴宝指

第六十四章 伴手礼 (2 / 4)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中医讲求道地药材,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为枳。”同类的植物,在不同的地点生长,就会拥有不同的药性。

        青囊传承中,对于每种药材都有着特殊的规定地点,只有在某些地点生长的药材,才拥有最好的药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参与西洋参,在分类上同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但是在中医的药学里,这两种药物由于生长的地点不同,在药性上却大相径庭。

        人参在中国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hj东部一些地区,其中吉林的人参最为出名,吉林山高林密,尤其在清朝时,当地有着不少的职业挖参人,以此为生。

        在中国生长的人参,认为是性温,味甘,属大补元气之物,很多影视作品中,一些富贵人家的财主,临死之前总是要一碗参汤续命,也是因其药性,可以极快的补充元气,吊住一口气,不让人死去。

        由于性温属热,故不能多用,不然有热燥的风险,通俗点说,就是人参适量用可以,吃多了容易造成上火,流鼻血的情况。

        而西洋参虽然同属一种,药性却大不相同,中医当中认为,西洋参是一种“清凉”参,其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滋阴补气、生津止渴的功效。

        同为一种种类的植物,西洋参却被定义为性凉的药物,吃多了也不会上火,反倒适合在夏日服用,可以清除体内的火气,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西洋参生长在番邦苦寒之地,那里地气不盛,所以生长出来的人参,虽然能补气,但是却由于土地性凉,所以生长出来的药材也是性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