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如此甚好。”吕不韦显出些许欣慰的表情,然后话锋一转说道,“王上,朝中有重臣丧葬,那大婚之期可否推延?”
嬴政思量了一下,说道:“也好,待蒙家料理完蒙老将军的后事,再说吧。至于改至何日,仲父便与太王太后商议着办吧。”
“只是这样一来,各国的使节便要再多住上一些时日了。”吕不韦说道。
说到使节,嬴政似乎想起了什么:“仲父可记得,选妃那日,各国献上国礼时,韩国所献的开渠一事?”
“老臣当然记得,当时王上说想思量之后再做商议,而老臣又忙于准备王上出行的各项事务,所以一直没腾出时间与王上商议此事。”吕不韦说道。
“仲父对此事,是何看法?”嬴政问道。
“依老臣看来,此举的确功在千秋。”吕不韦捋了捋胡须,似在想着问题,“但是,却是苦在当世啊。”
“为何苦在当世?”嬴政问道。
吕不韦微微叹了口气道:“若修成此渠,则千倾良田得以灌溉,国库定然得以更加充实,与他国作战,吾军也定然更有底气。只是,这开渠工程极为浩大,并非一年半载便可完成之举,所以这修建的过程,必然耗费大量的钱银与人力,沿途的百姓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利弊得失如此,如何决定,还望王上仔细衡量。”
嬴政在想到韩国献上修渠之策这件事的时候,心中便已做好了打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