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地主
第四八五章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2 / 7)
至于江南战场!方腊高价从济州买到了十几架投石车,付出惨重的伤亡后,顺利攻占易守难攻的杭州,这段时间又接连攻克常,苏,地盘接近六州之地。拥兵十多万人,与朝廷大军展开激烈厮杀。
十万精锐西军分别增援河东和淮西战场后,接管朝廷军队的指挥权,迅速整顿军队,与反叛军作战。尽管人数上处于劣势,却互有胜败,逆转颓势。
江南战场,王禀,赵谭皆是出自西军宿将,度过最初的适应阶段后。熟悉军队掌控主动权,招募青壮训练。依托城池和官府完备的体系坚守城池。号召百姓协助的同时,又排除奸细,稳扎稳打。
尽管处在劣势,却控制了局势!
然而,朝廷军队死守城池拖延时间,对三大半根朝廷来说极为不利。他们占据的地盘少,根基浅薄,打不起消耗战。这点智谋之士是能够一眼看明。
他们当然是不愿看到这种局面!
只是强攻城池付出的代价太过沉重,令人难以接受。晁盖瞅准时机,向他们兜售云梯和投石车等攻城器械,自己生产或淘汰下来的装备分批贩卖。使得三股起义军在装备上丝毫不吃亏,士气高涨。
有他这个变数在,几个月来双方碰撞,互有胜败。一直到了六月份,水稻成熟的时节,天气又十分炎热,几方兵马不约而同地罢战,战场难得平静。
唯独源源不断的百姓涌入济州,仿佛无穷无尽似的。事实的确是,宋朝人口破亿,多的超出想象。朝廷有意纵容和鼓动,人们拖家带口,不得不去。
直到晁家庄向外宣布,封锁济州,不再接收百姓涌入。紧接着,数以万计的百姓在各处开垦荒地,挖野菜。粮食堪忧的消息泄露犹如风暴般传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