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与大清不同,缅甸这几百年,都在与暹罗相互攻伐,口口相传的战争经验还是不能小觑的,但最终的结果如何,还得看战局。
从勃生附近大败而回的乔孤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殊荣,这次缅王也打算大用,这位傈僳族的将领了,若不是乔孤乃在勃生拼死阻击,只怕缅甸的局势就难了。
人死光了,不怕!现在缅王别的没有,手下的军队却前所未有的壮大,率领三万人马的实权将军。乔孤乃也跌坐在了临时皇宫的竹席之上,虽说在缅甸军方的地位不是很高,但能坐在临时皇宫之中,就是殊荣。
面对汹汹而来的英军,缅甸的将军们也做出了有效的应对,主动出击。
虽说没有大规模的骑兵,但缅军在数量上占了绝对的优势。真正的阻击战,也就此打响。
乔孤乃吃了英军骑兵的大亏,缅军对此也谨慎了很多,竹制的拒马遍布前线阵地,仅这一招,就废了孟加拉来的英军骑兵部队。
炮战、阵地战。有了杨猛支援的三磅小炮,缅军与英军也开始了一场,你来我往的阵地攻防战。
打阵地战,不似平原作战,推进速度很慢,虽然英军在局部占据了优势,可缅军绝对的数量优势。抵消了英军的局部优势。
挖壕沟建土墙,一层层的工事,死死的拖住了英军的脚步,英军也想尽快突破缅军的防线,可十万大军的阻击队伍,远远超过了英军步兵的数量,骑兵用不上,指望着两万多步兵。突破缅军在米实塔附近设立的层层防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