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从学徒开始
第一百三十章:成立云峰网络技术公司的最佳时机 (3 / 6)
哈佛你知道的,在这个孕育了三十三位诺贝尔奖和七位美国总统的校园里,一个砖头都能砸到三个大师。当时,邵亦波的同学中一共有十二位来自大陆,个个绝非等闲之辈。
如谈海音是魔都交大的学霸级才女,去哈佛之前在麦肯锡工作,年薪五万美元,后来美林银行投资银行部,开出的年薪是十万美元,五年后可涨到五十万美元。
在商学院MBA的学习中,赵亦波系统学习了“三角结构”、“四P理论”、“五C模型”、“六西格玛”、“7S框架”等管理学理论,逻辑功底突飞猛进。
一九九八年暑假,新加坡政府委托哈佛商学院,做一个互联网课题,主要目的是“西学东渐”,把美国网络运营模式成功复制到新加坡,赵亦波参与其中。三个月搞下来,课题小组的结论是“美国互联网模式不具有复制性,成功与否完全视个案而定。”
不过,一个拍卖网站eBay引起了赵亦波的注意,eBay把一个原本低效的二手货拍卖市场变得很有效率。那时在我国内地,“倒爷”依旧很吃香。这个模式最适合华国。
赵亦波突然来了灵感,他决定和谈海音回国,创办一个类似eBay的网站。
一接到赵亦波的电话,谈海音马上有了兴趣,她说道:“国内网络发展速度实在太快,要做就必须抓住时机,立刻开始。”
的确,自从一九九三年华晨宝马在纽交所上市后,“华国概念股”就开始大放异彩。
更为有利的是,一九九九年全球皆为网络癫狂。想想看,美股纳指指数从500点涨到5000点只用了短短的9年。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风险投资、网络科技公司都相信,“30岁以后退休,然后去加勒比海买个小岛,天天晒太阳。”
也就在一九九九年,很多日后的互联网大佬开始起步。马文在杭城郊创立了阿狸公司,梁建章与沈南鹏等三人创立了携程,李国庆创立了当当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