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第一百零七章 织雾(一) (3 / 5)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天光放亮,顺德县城最大的酒楼里早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这里原本就是一间寻常的酒楼,最多是在本县文人、商贾的圈子里有份雅致的名声罢了。前不久,以广州府城商人和本县丝绸工坊主为主的丝织工坊买下了这座酒楼,用来作为他们在顺德县城的会所。为此,他们更是对此进行了扩建,又专门请了擅长做其他菜色的厨子到此与本县的名厨一起掌勺。

        颜面,是最为重要的,这并非是什么华而不实,而是明明白白的在向其他人展现他们的实力,以着侧面的角度。

        今日是工坊股东大会的日子,这里还在忙着准备宴会的食材和歌舞。他们在城内的一处专司会议的大宅里,众人围坐在一张张太师椅上,有的正襟危坐,有的后背依靠着椅子背儿,还有的身子前倾,但无论是何等姿态,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台上的那个四处奔走以至于肚子都小了一圈的最大股东,向众人做出汇报和展望。

        “……这一年下来,咱们励精图治,在抚军老大人的关照之下迅速发展壮大。现在,顺德一县,原本丝织业繁盛的各镇子已经逐步恢复了繁荣,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纺线,再到织布印染,丝绸源源不断的供给广州的粤绣工坊,以及广州、香港等地的商铺,正在逐步夺回咱们广东丝绸的市场!”

        常年的战乱对于顺德丝绸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打击,使得此间的丝绸制造业一度萎靡。但是,凭着粤海商业同盟的注资、管理以及水力机械的大量使用,丝绸生产的恢复速度极快。说到底,这东西在那里都是供不应求的,哪怕是承平时也是如此,更别说是现在了。

        不愁市场,这就给了他们持续扩张的动力。这期间,仿照龙江、龙山两镇那般,合桑蚕养殖、缫丝纺线、织布印染为一体的丝绸制造业,辅以供给产业工人日常消耗的菜蔬种植,成功的经验迅速的蔓延到了整个顺德县的境内。甚至,就连粮食现在本地都已经不再种植了,而是直接从其他府县收购。

        如此,也难怪本县的县尊大老爷在私底下会对家人谈及,说是顺德县的经济现在是全然捆绑在了丝绸制造上面了。

        这,正是陈凯所乐于看到的,亦是在座的这些受益者们所关切不已的。此间大股东侃侃而谈,将此前一年的发展情况详细的讲述给了这些股东,随后就提及了他们这些平日里负责主要实务的股东们对接下来的发展的愿景和计划。

        “顺德县的丝织生产,咱们已经把摊子都铺开了。接下来,本县更多的还是以着进一步的深入发展为主。比如,种植更多的桑树,养殖更多的蚕,加大缫丝、纺线、丝织的产量。”

        “这些,必然还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员。资金方面,我等商议的是依旧按照老规矩来做,投入一定资金获取股份,凭股份分红。至于人员上面,咱们前些日子已经派人去拜会过了陈夫人,陈夫人表示抚军老大人乐于见得咱们带动更多的百姓就业,肇庆府北部的募工市场将会向咱们开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