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1730

第八零七章 上国心态(五) (3 / 10)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亦或者,江苏的改革,只适用于江苏一地?

        如果是前者,那学派还折腾什么呢?不管是富民,还是制度,甚至实学,都不用他们管了,那他们存在的价值只剩下道德教化了?

        如果是后者,那问题就大了,就需要分析、弄清楚,这种改革为什么在江苏行、在别处就不行?

        现在权哲身问出这个问题,孟松麓还是用学派的“标准答案”,回道:“若只说江苏一地,闲民,未必是坏事。”

        “知江苏一地,政抑闲民,其义非也。所谓闲民,先儒之谬说,夫闲民不可少也。”

        “有闲民,然后佣赁可得也;有闲民,然后行走可得也。”

        “闲民者,或助力于农圃;或助力于虞衡;或助力于工商;或助力于刍收。”

        “其筋力劳苦,有甚于常职之民。”

        “先儒以为,闲民者,身无职名,白日依枕,终岁闲眠,故曰闲民,此真大谬也!”

        “先儒枉疾此辈,每欲惩之酷罚,岂不怨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