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八年
第379章 蓄势待发 (5 / 6)
黄淳耀看着二人道:“两位军长,鞑子的前锋很快就会抵达邵伯镇,陛下的意思是在南方没有彻底完善之前,尽量不和他们起冲突,扰乱他们的视听,给后续做准备。”
二十多万部队聚集在扬州境内,任谁都不会不重视,更何况己方十几个师团在扬州,人数与鞑子基本上旗鼓相当。
“黄大人,邵伯镇内仅有本部一个师团的力量,若是建奴鞑子发狠猛攻,我担心康率那边抵挡不住。”
步枪师便是王孝杰所在神武军内,也仅有两个师团全部换装,况且康率所在的第一集团军没有一个部队有步枪,这也是翁林志的担忧所在。
王孝杰道:“老翁你有你有些担心了,邵伯镇的地理位置很好,鞑子若是要从运河进发,那只能是在船上等死,若是以骑兵进攻,壕沟工事可以有效阻挡,更何况51师的装备也不差,扬州增援邵伯镇最多半天时间。”
黄淳耀听完也感觉很有道理,便道:“王军长的话不无道理,眼下我会尽快把这边的消息报告给陛下,等到陛下的指令到了咱们在做下一步的打算。”
陈操暂时没有指令,他刚刚接到魏忠贤报告杭州平安渡过的消息,均田免赋一事有条不紊的进行,有戚昌国和自己老丈人齐尚文的鼎力支持,杭州诸府配合的还不错。
黄淳耀不在,商议军情的几个主要对象便是徐孚远、邹维琏、陈演三人,白天刚刚安排了朱聿键的事情,此刻他还要秉烛将几人召来,密谈朱家藩王的安置工作。
夜晚的乾清宫如同白昼一般,炭炉发出的热浪让殿中异常的温暖。
“泰西有一国,他们也施行诸王分封制度,只不过他们世袭罔替的亲王爵异常少,而且即便是世袭罔替的亲王,也只能留在他们的京师城内,绝不分封出去,而且他们还允许这些世袭罔替的亲王可以从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