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型工种(快穿)

第188章 第 188 章 (2 / 5)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呦呵,你还能做什么别的,能做好这件事就不错了,等以后学了我做木柜的手艺,也不愁没饭吃了。”

        木柜听起来简单,好像随便拿几块儿板子拼一下就成了,但在没有钉子的古代(其实有木钉,但少用),基本上都是榫卯结构来拼装组合,如果玩过那种需要组装的玩具就知道了,类似于凹槽和插口的形式,两边一结合,刚好插进去固定住。

        这便是榫头(凸出部分)和榫眼(凹进部分)了。

        这种凹凸组合的连接方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得好了,其稳固效用是不弱于钉子的,就是制作的时候多有麻烦,需要仔细衡量两头的交接,若是对不准,接不稳,很容易就会废了料子,前功尽弃。

        制作小木凳的时候还算简单,哪怕是不会做的生手,把四条木腿,一张平板准备好,再用木腿比量着,哪怕用炭笔在木板背面描摹出木腿抵住此处的形状来,再拿刀子于线条内侧凿洞,这个洞可以不必凿透,有些深度,能够稍作卡扣就好,填上一些胶在其中,塞入木腿压住,一夜之后就能得到还算结实的小木凳了。

        若要更复杂一些,不用胶,纯用榫卯结构,就要设计卡扣的时候更复杂一点儿,这样做好之后才能更加结实。

        王达一只手行动不便,通常都是用胶的,这般能省了很多事儿。

        若是做小木柜,表面上看这种无需抽屉,不必开关的柜子只需要五块板子组合就行了,如果有需要,其中加上一层隔板,也能很好地收纳一些零碎的小东西,很适合在桌面摆放,或者放在柜子之中当个柜中柜使用。

        相较于小木凳,这种柜子当然也能用胶,但边缘用胶,不说胶后露出痕迹是否好看,不符合古代内敛的风格,就说那种粗俗手艺,只会让买家贻笑大方,若是这种粗糙柜子,他们自己也能做了,又哪里需要买?

        没有一点儿技术含量的东西,总是不容易卖上价钱的,所以还是要用榫卯,还得是那种平板明榫角结合,后面板左右连接另外两块儿板子的地方做出凹凸齿状,方便跟同样有一面做成反向凹凸的齿状连接,上下则要多一道凹槽,凹槽内部可适量添加一些胶方便加固。等两边儿同样带着凹槽的板子竖起来接上,这柜子就只剩上下是空着的了,把两块儿稍微薄一些,不需要多做加工的木板插入凹槽之中,推到底,卡住,小柜子就成型了。

        这样的柜子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那榫卯结构了,正经的老木匠都看不上,连个转轴都安不上,可见粗陋,但在普通人家看来,尤其是不会做这种榫卯的人看来,就很有些精美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