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商
第六回 水火未济,山中少年(4) (3 / 4)
窟首为了躲避追截围剿,不断让手下分领少年诱敌而逃,而她却带了仲牟等数十她所看中的少年精锐,向东南方奔逃,至秋地,传说炎帝陵之所在,在这里又遇到另一子窟的少年窟子们。
在两位窟首的秘谈中,仲牟偷听得知,原来子窟共有七座,而她们两座都接近盂国,更暗中与盂伯勾连,如今也因盂伯,而受大商的清剿,损失惨重。如今两窟少年汇在一起,也不过七十余人。
一众刺客再度折向西南,逃到颖水,才真正甩脱了追兵。其后自聃、蔡两国间,过洪河、淮水,入别山,自匡国一带南渡大江,来到有苗部落散居之地,再向东行,来到彭泽之西的一座被山中人唤做‘母窟’的高山之中。
这座母窟隐匿的大山,方圆数十里,北临大江,东偎彭泽,百余峰峦,奇雄秀险,正是藏身的好所在,山中人将此地作为母窟,已有数百年。
故此,这一带很早便有山鬼之说,偶有胆大欲探究竟者,进山后便不见了踪迹,久而久之,让南土诸国诸族忌惮,更令凡夫俗子望而生畏,称其为鬼山。
自有诗云
削峰横岭,群峦百立。江湖漫履,霓岚遮衣。
云松翠杉,碧若浪川。飞流千尺,潭幽泉潺。
洞谷其间,就鬼居山。登者无还,凡人畏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