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二章 巴蜀变化 (2 / 5)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据秦国蜀君府的不完全统计,从秦国完全拿下蜀地的公元前399年至如今的公元前390年,巴国每年翻越两国之间的重重阻隔逃入秦国蜀郡的人口数量不下万人。

        可以预见随着秦国对于蜀郡之地的继续不遗余力地大力开发,这个庞大的移民潮也会逐年增长。

        在这个拥有人口就拥有了兵源、钱粮乃至于土地的时代,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涌入,身处国都泾阳的秦国高层自然是持着一种乐观的态度看待此事。

        而相对于秦国这个绝对受益者所持有的乐享其成的态度,作为这个事件另外一方同时也是这个事件绝对受害者的巴国高层自然是不会坐视自己治下之民全都逃往蜀郡成为秦国的子民。

        一开始,那位因为联合秦国灭亡宿敌蜀国而在巴国国内获得无限声望的巴王巴思,期望可以用大军屯驻秦巴边境的方法阻止巴国子民逃向秦国。

        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此举不仅没有对于阻拦巴国子民逃往秦国起到任何效果,更是出现了一幕幕令他这个巴王都难以置信的事情。

        那些驻守在秦巴边境原本是用来阻止巴国子民逃往秦国的巴国士卒,在亲眼见到蜀郡在秦国治下的渐渐有盼头的生活之后,竟然带着自己提前接到边境的家人和那些巴国子民一起逃往了秦国。

        这种现象一次两次可能还能被当作偶然,但是在亲耳听到了太多次禀报之后,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的巴王巴思也就熄灭了心中本就不多的阻拦心思。

        这一位虽算不上英武但却能够看清局势的老巴王清晰的明白,强大的秦国根本不是如今这个比之十年之前的蜀国都更差一筹的巴国可以得罪的。

        如果自己的子嗣显现出曾经巴国开拓者的英勇果敢的话,巴王巴思或许还会生出要将巴国的基业完完本本地交到自己后裔的手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