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之脑域科技树

第17章、解析《哥猜》 (3 / 6)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一周时间,除了补充食物,他一直没有出门,学分主要期末考试获得。平时校方也同意他放羊式的教学。和班级辅导员请了假,就蜷缩在宿舍里独自敲打代码。

        这款软件比之前自己编写的电脑系统软件还要复杂。其难度主要在准人工智能的逻辑编程方面。既要能在目前的计算机硬件基础上良好运行,同时还要保留较好的智能运算,就要解决软件体积和计算机运行强度的矛盾。

        最终,他还是找到了这个平衡点,从而完成了命名为《马氏数学智能解析10》这款解析软件的编译。不过,原有的笔记本电脑,运行起来还是比较勉强。且这台笔记本,还要承担随时跟踪和交易股票的重任。

        这天,他推开了房门,来到室外。强烈的太阳光,让在昏暗的室内好几天的双眼,有些不太适应。他来到鼓楼广场边上的电脑商场,花费2万余元购买了一台目前配置最高的台式电脑,以及一些必须的电子元器件,回到宿舍,自己动手改装升级。

        将已提高数倍的电脑开机,安装好自编的系统软件,以及《马氏数学智能解析10》软件后。他开始用几个已被破解的数学难题,进行了模拟解析。有成熟的解题论文检验,进行软件实验,效果一目了然。通过5道难题的运算后,准确率达到了97,这基本满足了实用性。

        有了这款工具和和运算能力较强的计算机,他开始了《哥猜》的论证。

        利用电脑和软件,他只需要填写一些解析思路,公式框架和总体逻辑参数等,电脑通过这款软件,便可自动填充一些常识性的数学公式,并帮助他进行逻辑校正。他一边解析,一边微调软件各种参数,3天下来,软件完全适应了针对《哥猜》这道难题的解析运算。

        这个工具的使用,让他解题过程的效率,比较一般数学家,提高了至少百倍以上。且还不容易出现低级错误,也不会出现逻辑错误。

        不过这是一种比喻,数学解题不是简单看解析速度。可能一个顿悟,就找到了解题的方向。或者一辈子,都无法完成一道难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