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同游 (2 / 4)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这是很多老首都人对大杂院生活的美好记忆。

        不过大杂院也有很多老首都人不美好的回忆,比如说住在大杂院就几乎没办法在家里洗澡上厕所。因为很多这种大杂院都是老四合院改的。清末民初修建的房子可没有那么好的下水管道系统。

        男的在夏天还能对付一下,在大院里穿着裤衩拿着胶皮管直接滋水洗澡也能行。女的可就麻烦了,只能拿着盆或者桶装好了水进屋里洗。在屋里洗澡要小心,不能把水飞溅的到处都是,不然床单湿了还要晒。

        到了冬天那全家人就都只能去澡堂洗澡去了。所以早年间首都大大小小的浴池不计其数,一条胡同里有两三家澡堂子也正常。

        过去好的单位还有一个福利,那就是发澡票。单位自己修建了个澡堂,给自己的员工发澡票,夏天是三十张,冬天是十到十五张。有的人家条件好,能在自家洗澡,于是当时还有卖澡票的生意。

        九十年代初期出生的首都人也许记忆不深刻了,但是对于很多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出生的首都人来说坐在父亲二八大杠前面,跟着一起去单位澡堂洗澡是一段深刻的童年记忆。

        后来首都的发展越来越好了,高楼越盖越多,家里有点钱的人家都开始搬进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化楼房了。

        城市化扩展,大量老房改建。很多老首都人都搬离了曾经的大杂院。新世纪出生的00后大多对大杂院已经没有什么记忆了。

        如果有的话,他们的印象恐怕也是觉得穷。

        确实如此,如今老首都的大杂院除了那些做了下水道改造,并且对房屋做了整体装修然后出租给有老首都胡同情节的有钱人和外国人之外。大多数老旧的大杂院都租给了那些在首都闯荡,但是又没钱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