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七百七十章 此人可信否 (第一更) (3 / 5)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这册《仿古山水册》,包括了恽寿平仿古山水真迹十二帧,开篇的第一帧,就是临摹自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的《看梅图》。

        这幅临摹图,既有唐伯虎的洒脱秀逸,也有恽寿平自己的清新雅丽的独特绘画风格。

        恽寿平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对明末清初的花卉画有“起衰之功”,被尊为“写生正派”,影响波及大江南北,史载:“近日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

        相对于他在画坛上的卓越成就,恽寿平的坎坷人生,却如同传奇故事一般,一生都生活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

        ……

        清顺治四年(1647年)四月,清军入关后,一路南下,在江都、江阴、临安等地开展大屠杀,一时间,江浙等地流血漂橹,南下的道路上,到处都是拖家带口逃难的老百姓。

        “父亲,此次南下,我们还会回来吗?”

        在临安的一个码头上,看着临安港上来回穿梭的船只,一位年仅十多岁的小男孩,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仰头看着站在自己身旁的一位读书人打扮的中年人。

        这小男孩,就是年方一十五岁的恽寿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