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崛起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临长安自相残杀 (2 / 3)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姜维深知文鸯武艺还在傅俭之上,惟恐他人不是敌人,正待请命上前,便听身旁有人喝道“无知小辈,竟敢在此撒野。”却是王平纵马杀了出去。姜维微微一怔,随即向魏延道“王将军非文鸯敌手,怎么……”魏延素知王平武艺不高,也不禁皱眉道“王子均小瞧文鸯,怕是要吃些苦头。”姜维于是道“末将这便是换王将军回来。”魏延却微微摇头,道“不忙,正好看看王平是否真心助我。”两人遂将目光移向王平、文鸯二人。

        看了片刻,魏延脸上终于展露笑容,谓姜维道“王子均果真是在拼命,可惜文鸯却比他厉害的多。汝可速去……啊!”他见到王平与文鸯招招凶险,不是作伪,便想让姜维去换下王平,哪知就在这说话之间,文鸯已用长枪格开王平兵刃,抽出背后钢鞭,狠狠打在王平背上。王平虽然有盔甲在身,但却也禁不起这一鞭,大口鲜血喷出,急忙弃了兵器,伏鞍逃回。魏延惟恐王平有失,也不让姜维出马,自己提刀上前接应,厉声喝道“小贼休得猖狂。”

        文鸯本在赶杀王平,见魏延亲来,便调转方向,迎了过来。两骑马越跑越近,眼看就要交上手,赵舒却从阵中出来,大声道“文长且住。”魏延虽然脾气孤傲,但久在赵舒之下,深知其能,心中难免有几分畏惧,竟也随着文鸯停下,道“将军别来无恙。”赵舒轻叹一声,道“自听闻文长举兵,吾便食不甘味,睡不安寝,怎言无恙?”魏延不禁哈哈笑道“原来将军心中对某也颇有顾忌。”

        赵舒并不否认,反而点头道“将军威名远镇,吾岂能不惧?只是吾有一事想不明白,将军位及人臣,富贵荣华享之不尽,为何还要做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只怕将军一世英名,便要付诸东流。”说着又是长长一叹,语气中似乎十分惋惜。

        魏延心中冷笑一声,暗道若不是你逼人太甚,我又何至于此?嘴上却道“本将军身为汉臣,受先帝知遇大恩,得闻陛下惨死,岂能无动于衷?本将军举兵不为别的,只为陛下复仇,铲除你这逆贼,安抚汉室天下。”他一边说,心里一边想着自己跟随赵舒多年,虽然说不上忠心耿耿,但也是唯其命是从,倒头来却还是躲不过“兔死狗烹”的下场,不禁越想越怒,所以言语之间也就越来越不客气。

        赵舒听后,脸色也沉了下来,喝道“陛下驾崩,乃是在文长管辖境内,吾尚不曾怀疑文长,文长却先反咬一口。今日前来,吾本是好意想劝文长悬崖勒马,不想文长执迷不悟,那休怪本将军不念旧情。”魏延跟随赵舒多年,此番却是第一次听着他语气中有如此重的杀气,不禁再次打量上下赵舒,方才发现此时此刻的赵舒便如同那七十岁的老人,人看着虽老,但气势却比往昔更为强烈,目光之中也十分狠辣,心中微微发凉。只是事已至此,再无路可退,乃仰天大笑道“想我魏延征战半生,何曾畏惧于人?”

        赵舒冷笑数声,接口道“文长随我多时,当知这区区长安城,并不能阻挡本将军大军。”魏延面上笑容立时僵住,知道赵舒所言非虚,当年他所密制的“火药”能炸开潼关,现在又怎么不能炸开长安?魏延只觉得自己多日经营的城防,未必能有想象中的那般牢固,想到此处,背心、额头不由冷汗直冒。回顾身后众将,均已失色,便想说几句话鼓舞士气。

        魏延尚未开口,却听背后共弦响动,一直羽箭直射向赵舒面门。赵舒毫无武艺,本是不能躲避,但文鸯持鞭在旁护卫,看准箭矢来势,手起鞭落,正好打在箭杆中间。文鸯何等力道,自是将羽箭一打为二,可是对方射箭之人,臂力也十分强大,那箭头竟然不改来势,仍旧射向赵舒,只是准头稍偏,正中赵舒肩胛。

        赵舒身后骁将,见其受伤,一起抢出救护。赵舒却手握箭杆,一把将箭头扯出,喝道“姜维,吾誓杀汝。”那射箭之人,正是姜维。姜维在阵中见赵舒言语吓住众人,心中大为气恼,便隐身旗角,暗自张弓搭箭,想将赵舒射杀在阵前,以助魏延成功。赵舒深信魏延为人光明磊落,才敢近前答话,却没有想到提防姜维,幸亏文鸯在前,否则当真是阴沟翻船。

        傅俭见赵舒受伤,也弃了魏昌,转回本阵。姜维并不理会赵舒,直向魏延道“将军可下令乘机掩杀。”魏延虽然并不赞同姜维如此做法,但毕竟是两军对垒,也顾不得其他,遂将宝刀一挥,喝道“杀。”一马当先,直取赵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