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1730
第八零七章 上国心态(五) (6 / 10)
实际上,其实这个问题,就算此时的江苏,也压根没有解决。
单单扬淮等地的大约一百五十万人,也压根不是全都成为“无产”的闲民。
而是绝大多数,不是被扔去了东北,就是扔去了南洋,外加大约四万平方里的盐荡区,以及靠着大量的基础建设维系着这些“闲民”有事做。
改革可不是只涉及到扬淮地区,江苏几府,都有不同的问题。
数量可绝对不止一百五十万人,实则更多。只不过因为扬淮地区的改革过于激进,漕运业和盐业,两大支柱产业都被刘钰废掉,而且是在数年之内完成的,问题之大可想而知。
其余府县的问题,只是相对而言,没那么激烈而已。
此时世界就是这么个现实,百年前荷兰一小片地方想吃饱,就直接引爆了欧洲为争夺市场的几场战争,英法西轮番下场。
江苏这么多的人口,要是超半数都是“闲民”,而且暂时有活干饿不死,闲民没变成起义军,那估计得吃下半个世界。
刘钰非要联法打印也是因为这个——社会变革,必要死人。要么孟加拉大饥荒,死掉一千五百万人,瓦解掉原本的棉纺织业经济,让大顺的闲民有事做而不是选择起义;要么大顺自己死人,内战爆发,农民起义,死个七八千万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